Chendanqing Quotations
没有背景别轻易做好人 如果你没有背景还要选择做一个好人,几乎肯定会落入社会底层,哪怕你才华横溢,哪怕你有真知灼见,社会的筛子会把你筛落掉。越是循规蹈矩、刚正不阿、天性善良的人,越容易被淘汰,你所有的优点会成为竞争中的劣势。因为价值混乱,钱就会变成尺度 陈丹青语录 篇1 1、我嚷嚷半天,临到离开,发现我全错了:哪有教育问题啊,都是权力问题。――陈丹青《谈话的泥沼》 2、我自知识见寡陋。友人笑说:这算什么?各地宾馆多的是,按宾馆的级别而分年龄姿色身材的“档次”,我所去的宾馆在那一带要算是“高级”的,姑娘自然也就出乎其类而拔乎其萃,夜夜上班,白天不出门的。――陈丹青《剩余的素材》 3、我所谓的“权力”,不是说谁在欺负谁,谁在受欺负。说破了,所谓体制,就是饭碗。四十多年前毛主席警告大家:“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今日,体制警告大家,并成功地使大家随时随地自我警告:“千万不要忘记饭碗。”――陈丹青《退步集》 4、可是人的心理线索很复杂,既通向熟悉亲切的,有认同感的历史景观,又会迷失在异己的,陌生刺激的新奇景观。一百多年来,中国持续发生剧烈的西化和现代化运动,中国的城市和建筑发生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景观变化,中国人心理景观中那条源远流长的大线索,开始模糊混乱断裂,到了今日,我们几乎找不到自我的线索了。――陈丹青《退步集》 5、我不知世界各国可有其他古遗址如希腊,城郭历然,柱石遍野,裸裎着前生的骨骸,成全来世的凭吊与赏看:古埃及更古,遗迹多为神庙,玛雅故址倒也完好,巫气太重,都不及希腊城邦的废墟堆,处处留情,给你怀想当初的盛世与人烟。那些年走在曼哈顿,举目仰看,忽儿想:这超级城市总有溃亡的一天吧,数千年后,谁元万里迢迢飞过来,只为瞻仰形销骨立的钢精水泥群?――陈丹青《无知的游历》 6、您是否害怕太有思想的女人?这样的女人做老婆会怎样样?陈:听这意思,男人们以为自我很有思想么?我注意到,今日的许多女子要比男子有思想,所以问题可能是:“这样的男人做老公会怎样样?”――陈丹青《退步集》 7、齐白石先生去世后,他的手稿草图和晚年的精品,全都捐献北京画院,几个月前,我有幸亲眼看到这批珍贵的文物,总有上千份吧,居然还像半个世纪前那样,以最简陋的方式,就像我们家里收拾早年的信札账单那样,折叠着,放在旧信封或破烂的塑料袋里。为什么呢?因为北京没有这笔闲钱,也没有心思好好整理,装裱,展示,还幸亏靠着画院保护着,珍藏着,动也不敢动。看完丹青先生这段描述,不禁悲从心来。在这样的一个文化贫瘠的国度――陈丹青《退步集》 8、暂且关起音响,收起CD吧。假如你果然在乎音质,还是老老实实坐到音乐厅去,支起耳朵听。――陈丹青《陈丹青音乐笔记》 9、艺术是谎言。但此刻我们不会说谎,很笨地在那儿说谎。――陈丹青《荒废集》 10、对咱中国的文艺,则欧美只拜汉唐明清,凡四九年以后的东西,一概只看作宣传――陈丹青《陈丹青音乐笔记》 11、一向都羡慕他们活过八十年代的青春,经历过beatles,思想解放,能够流放他乡的闯荡。――陈丹青《草草集》 12、“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过去不可能,此刻仍然不可能,因为批评言论必然触及大家共同的三大背景:行政格局,人际关系,政治国情。――陈丹青《退步集》 13、在所有国家的所有大街,人群只是平凡。打动我的俄国美人并非通常所谓漂亮,而是,很难在别的民族脸谱中频频遭遇这样的面相,怎样说呢:那是有话要说的脸。俄国人的美,并非仅指生理的优越,而是,那脸是可读的,像久已入戏的演员,正当扮演拉斯柯尔尼科夫或玛丝洛娃的间歇。以欧美电影演员确定那所属民族的美,是一场无边的误会,在美国街头你休想撞见雷奥纳多·迪卡普里奥布拉德·皮特妮可·基德曼,或者乌玛·瑟曼(对了,虽非俄国人的高挑的乌玛可能是联想俄罗斯美人的类型之一)……但在莫斯科或圣彼得堡,学生,职员,士兵,或身份不明无所事事的人,居然昂着惊人美丽的头,浪费着大有前途的容颜。――陈丹青《无知的游历》 14、你如果真的想懂,前提要有相对完整的文脉――陈丹青《草草集》 15、笨,可能意味着无保留的相信活力,源自无可劝说的真挚。――陈丹青《无知的游历》 16、老有人来问我,你是怎样成功的?妈的我没想到成功。我画画,因为我喜欢。我不记得小时候有过“成功”的说法。成功观害死人。你要去跟人比。第一名还是第二名,挣一亿还是挣两亿我对一切需要“比”的事物没有反应。我画《西藏组画》时就是为了远离当时的“正确”。我此刻的画,也是远离美国或中国的主流。我知道我的画,我自我,都毫无价值,但我厌恶一群人脸上那种团体势力的表情。――陈丹青《退步集》 17、连续剧你不要批评它,不要当它是艺术,它就是生活。你给我看电影,我立刻计较哪个镜头没用好,哪个光没用好,连续剧你计较这些干什么?多深多浅,我不计较。我不喜欢,换台就是了。――陈丹青《退步集》 18、古人多么懂得尺度与比例。现代摩天楼的体量与高度远远超过了古教堂,惊人,险奇,但无涉崇高伟大;伟大崇高,事关建筑的比例,比例引导观看:人的视线略过寺房的种种结构向寺顶汇合聚集,者观看过程便起崇高之感,教堂的尖顶或圆顶不是句号,不是终结,而是引视线指向天际,为无形的上升感与消失感,赋予有形。此番在伊斯坦布尔描绘古寺,仍然手拙,那反复的结构多难画,好在有了年纪,平静地沮丧,片刻安然。――陈丹青《无知的游历》 19、电影用来观看,小说用来思考。――陈丹青《退步集》 20、艺术是什么呢?有道是“江南草长,群莺乱飞”,亦好比“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艺术你不要去管它,也不必怎样去养它,有点时代的暖意,有点文化的水土,它就滋蔓生长,争奇斗艳,弄得你眼花……所以前面美国人那句笑话还剩一句没说完:既是连贵族也巴望当一回艺术家,艺术家想当什么呢―艺术家以为自我是耶和华!――陈丹青《草草集》 21、多去博物馆有助提高国民素质,这可能是个伪问题――陈丹青《草草集》 22、我从来没有传回任何关于成功的消息。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出国本身就是一种失败。 23、艺术与自由:有创见的人与国家是完全对立的。对国家来说仅有一个办法-扼杀那些具有真知灼见的人,如果社会这一观念是为了支配一个人的思想的话,那么这个人就注定要毁灭,反之,要是没有扼杀个人的国家,也就不会有真知灼见的人:仅有在这么一种时刻,在这么一种压力下,才会有真知灼见的人。人仅有在越过无数障碍之后,才能称得上是艺术家,因而对艺术非但不该加以鼓励,相反应当压抑艺术。――陈丹青 24、于是这才逼出来八十年代真正属于我们自我的“怀旧电影”──也是怎样的闹革命(其实那叫什么革命),怎样的闹恋爱(其实那叫什么恋爱),革命加恋爱,小孩子糊里糊涂养出来。小孩长大了,扒车混票,千里认父千里寻母,那一个个另娶另嫁的老知青瞧着各自的骨血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左右难做人:黄蜀芹导演的几十集连续剧《孽债》讲的不就是这档子事情么?年代以来类似的影视长片太多了,主旋律莫不是儿女私情中的革命文化,文化革命中的儿女私情。――陈丹青《剩余的素材》 25、才情功力,有时不及真挚要紧。――陈丹青《陈丹青音乐笔记》 26、好电影能够成功地传达经验,向各种不一样的人群传达经验。――陈丹青《荒废集》 27、鲁迅是一个早已被简化的脸谱。鲁迅很早就说过,你要灭一个人,一是骂杀,一是捧杀。大家此刻看见了,过去半世纪,胡适被骂杀,鲁迅被捧杀。――陈丹青《荒废集》 28、当今世界架上绘画,都在不一样程度地图像化。年代末,罗兰·巴特兹啊他谈论摄影的专书中说:“摄影以其霸权镇压了其他类型的图像,不再有版画,不再有具象绘画,仅有一种以摄影为模式的具象绘画,因受迷惑而顺从摄影。”…………简而言之,20世纪后五十年不是绘画的世纪,而是图像的世纪。重要的不是二者的关系,而是这种关系彻底改变了人类的“观看”经验。――陈丹青《退步集》 29、我们谁都会有这种体验。一生中有太多次个人危机(或轻或重,出于各种原因)足以让人放下手上的事情。聪明人会停下,绕开,但碰到凡·高的性格(天才的性格,浓度百倍于常人),不,应当说像凡·高这样一条性命(再没有谁的作品会像凡·高的画直见性命),这种个人危机足以使他干脆不要性命。――陈丹青 30、受过小学教育而能做成一些事情的人,太多了;受了大学教育而一事无成的人,也太多了。――陈丹青 31、不是江郎才尽,那是庸才的以己度人;也不能说由于他的精神病,人间有的是精神病患者。是什么呢?或许是一种罕见的对于自我的诚实。意大利大导演帕索里尼的好友在分析他最终一部备受争议的电影时说,帕索里尼在这部电影中“不再喜欢他自我了”。不久,帕氏死于一场他自我招惹的惨祸。――陈丹青 32、人越老越不犯傻。青春可贵,一半是指犯傻。我真期望傻回去。――陈丹青《谈话的泥沼》 33、不从众,坚持独立人格,坚守个人的价值观,这在中国十分难。――陈丹青 34、“择优录取”既难落实,“精英培育”自亦空谈,在校生专业品质连年下降,“博”不如“硕”,“硕”不如“本”,已是各院校公认的事态。――陈丹青《退步集》 35、中国的成年人的交往,即便艺术家,也是一套精致的“人际关系”,夹缠着利益谋算,阴晴不定。艺术本是无事之事,而在不少分明世故而习练潇洒的中国同行面前,不知起于何时,我竟会觉得开口谈论艺术怕是一件迂腐浅薄到近乎羞耻的事。――陈丹青 36、我们玩弄艺术的动机,小半或是出于灵感或热情吧,大半则恐怕是积习使然。――陈丹青《陈丹青音乐笔记》 37、学生也被权力化,年纪青青,理解的都是权力教育,事事认同权力,以后出来到社会,国家就交给这样的学生。――陈丹青《荒废集》 38、此刻的教育体制下,一个学生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可能是讲师,讲师到副高,然后多少教授。花钱买版在杂志上发表,这样才能过关。所以这些教授没有时间去上课,去关心学生。――陈丹青《退步集》 39、年轻人真的要很珍惜青春。岁到岁这段时间过了不会再有了。人的成长其实不是知识,所有的成长背后都有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他知道时间过去了。所以你想做什么,你就要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做到。五六岁以后其实已经晚了。”――陈丹青《微博》 40、文凭是为了混饭,跟艺术有什么关系?单位用人要文凭,因为单位的第一要义是平庸。文凭是平庸的保证。他们绝对不会要凡?高。――陈丹青《退步集》 41、音乐好在倏忽,所谓时间的艺术,灵界的艺术。――陈丹青《陈丹青音乐笔记》 42、人于自我的面目,其实是看不清楚的,白纸黑字留下来,这才好比照镜子。――陈丹青《退步集》 43、早不学,晚不学,偏偏就在那年月,我抹开油画颜料学起不画裸体“不行”的西洋画。 44、对于叫做‘风格’的那种东西,对于个人才情和表现手段刻意张扬凸显的作品,我敬而远之。――陈丹青《陈丹青音乐笔记》 45、好在“批评”的涵义之一即“评论”,评论的涵义之一即“赞美”,赞美又可衍生为“宣传”“粉饰”“包装”之意,自然而然地,中国的批评乃成为一种大规模的“装饰性文本”。――陈丹青《退步集》 46、我们太迟接触现代艺术,又太早被现代艺术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搅扰不安。小至油画,大到整个中国的`文艺,都处于“更年期”。你看,传统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电影等等,都面临持续变局。小说家要应对网络文学,音乐家要应对流行音乐,电影导演更应对影视业制片人制度盗版DVD等等,如果还像从前,脑筋只绕着镜头用光之类“影像风格”转,你根本弄不到资金,干不成活儿。――陈丹青《退步集》 47、我最怕看见年轻人自卑,可是我们的教育就是让你越来越自卑。――陈丹青《谈话的泥沼》 48、互联网只是舞台,不是节目。世界,还有对世界的感受,是由许多事物构成的,网络不能代替世界,代替感受。――陈丹青《荒废集》 49、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上城的阔人区,尤在大都会美术馆与现代美术馆一带,自亦多见卓尔不群的人:欧陆的贵公子,中东的俏王孙,更有本地大亨与富婆,然而毕竟是钱财身价惹人看,与下城区自称“波希米亚族”的艺术家不是一路人。都说下城餐馆的侍应生多见尚未发迹的演员舞者作家,还有诗人―六十年代末,当最早一群穷艺术家进驻破破烂烂的苏荷区,只为租金廉,要不是纽约市政府高瞻远瞩,经过决议,法定那一带开辟为永久性的艺术区,哪有之后几十年的花样与繁荣。数年前曼哈顿现代美术馆关掉大整修,藏品于是迁至皇后区一所大厂房临时对外开放。――陈丹青《草草集》 50、生命是无意义的,从来就是盲目的。上一代知识分子理解唯物论教育,提高论教育。它肯定人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世界是提高的,我们做的一切是必要的应当如此的向前进的――所有的苦恼官司狂妄灾难,都从那里来。――陈丹青《退步集》 51、诸位要想“全面客观”了解“那个时代”,读一个人的书,绝对做不到。最笨的办法就是读各种各样的书。――陈丹青《荒废集》 52、蔡元培任北大校长,胡适任中国公学校长,徐悲鸿任北平艺专校长。搁此刻,第一条入党,第二条凑够行政级别,然后呢,领导看顺眼了或把领导捋顺了。于是一层层报批讨论谈话任命,转成副部级部级之类……这样的“入世”,有利益没担当。今日大大小小教育官员除了一层层向上负责,对青年对学问对教育对社会,谁有大担当?――陈丹青 53、人的成长实际上不是知识,其实所有人的成长背后都有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他知道时间过去了。――陈丹青 54、什么是颓废?那是电台朗诵全然没有的活力,人性,愤世嫉俗,泼辣健康,因颓废有如药剂,挽救语言的生命与权力:在幼儿园我们就聆听同一种腔调,我们生来最先获赐的无形封锁即不能以自我的性情痛痛快快开口说话――配音,与聆听配音,是唯一的例外,不是么?请诸位再听听。那一代配音演员无不凝聚了过于丰沛的才情,好像他(她)们的七情六欲全都在配音生涯中孤注一掷,此外,这几副优异的嗓音何以自处?而嗓音岂非天赋人权!是颓废激发了邱岳峰的才情,而这才情点燃的正是颓废,在全中国无产阶级大合唱的共振与杂音中,那时,仅有他一个人的声音竟被允许颓废,竟至于肆无忌惮倾泻着颓废而没有人意识到那就是颓废。――陈丹青《剩余的素材》 55、十多年没见了,他不跟我叙旧,也不问我从哪里过来,没有温情主义和伤感主义,就像从来没有分开过一样。岁月沧桑,世事难料,画家能守住的也仅有这几本旧画册,在无人喝彩中自有一种从容与淡定,波澜不惊中题材已被超越:在一笔一划的把玩中,他营造着安防性命的处所。――陈丹青《艺术最真的年代》 56、以我的阅历和记忆,民主实现之日并非太平世界,一如革命成功之时,世道尤为难测。我在乎人群的德行,社会的常态,是否失去底线。――陈丹青《荒废集》 57、阿华无所不能。他自我裁布做衣,打造家具,修理沙发自行车摩托车无线电电唱机照相机或那时想得到的所有玩意儿。他从旧货铺买来表芯表壳,将大钟表表面剪裁成手表尺寸,粘上指针时刻,整个儿精心模仿名表欧米迦样式,发条一转,那表走得精确如仪,再请会“书法”的朋友描出“Ω”字形,超真迹一等,然后戴在腕子上。打架,劝架,耍赖,斗智,说笑话,讲道理,阿华样样精通,他早岁失怙,上孝敬老母下扶助弟妹,家里一套社会上一套单位里一套他都做得来畅晓条达,上海人是叫做桥归桥路归路动兜得转吃得开头脑光清动作清爽。――陈丹青《剩余的素材》 58、我期待并试图促成中国人看世界的旅行文学,但并不是中国人如何印证西方人已经发现的世界,而是写出中国人自我的眼光。发现,并不仅仅意味着登上最高的山,潜入最深的沟,越过最终一道自然屏障而抵达前人未到之处――如果是这样的话,西方探险家没给我们留下太多机会――发现还意味着从熟视之物看出新意,从平凡之事看到美,从混沌中看见秩序,从无情中写出有情,游记,是考验观察和见地的文体。――陈丹青《无知的游历》 59、人只要是坐下写文章,即便写的是天上的月亮,地上的蒿草,其实都在“谈自我”。――陈丹青《退步集》 60、今日,全国院校,全国的教育,大谈”人文“——–可是大家要知道,一个民族忽然要来大谈人文,不是好事情,正相反,它说明人文状况出现了大问题。年前,我为什么去到纽约,不是为了移民,发财。而是为了到西方开眼界,看看油画经典的原作。当我走到纽约大都会美术馆,上下古今的西方油画看也看可是来,可是没有想到就在那里,我从此开始了中国艺术中国文化的启蒙,认清了我们民族从上古到清末的艺术家谱――陈丹青《退步集》 61、中国种种考试积弊久已生成畸形的“考试文化”“考试人格”,在我到过的十多所全国或各省市重点艺术学院,不曾遇到一位外语和艺术相得益彰,同样优异,并对二者充满热情与信念的学生,满目所见,是不知所从而不得不从的团体表情,那是被考试后的“无表情”。――陈丹青《退步集》 62、人只要是坐下来写文章,即便写的是天上的月亮,地上的蒿草,都是“谈自我”。――陈丹青 63、松节油气味仿佛催眠剂哄着我进入恒定的工作,工作专注到近于痴呆,欢乐的痴呆以致忘记欢乐。累了,醒过来,发现自我睡着了。画室在日光灯下的宁静呈现一片无声的吵闹:那里那里都是被灯光平均照亮的画或画册,所有画面抢着说话。美国的生活教会我如何同自我相处,教会我如何工作(倒不见得教会我如何画画)。每次当我买下做内框的成捆木杠背会画室,心里就想,干什么?谁叫我画这么多大而无用的大画?每次办展览,搬运货柜车停在楼下,几条彪形大汉铺一地家伙包装,我就觉得闯了祸似的。――陈丹青 64、我们能够从当代中国的戏剧文化音乐文化和舞台美学中,看出我们自我的深浅厚薄来。――陈丹青《陈丹青音乐笔记》 65、一座城市没有艺术家,便即意态索漠,缺滋味,一座城市有了艺术家,于是隐然骚动出异彩;城市若有春梦,恐怕是在等待艺术家,艺术家若有大梦,是到一座有艺术家的城市去―唐的长安宋的汴梁明的扬州,文艺复兴期的佛罗伦萨第三共和时代的巴黎二战后的纽约,各地各国成千上万诗人艺术家络绎于途,到这些城市编织艺术梦。艺术家是无视国界的人,法国大导演雷诺阿说:电影就是我的祖国。当他在好莱坞见到美国英国意大利俄罗斯印度的电影人,他说,他们全是我的同胞……上世纪年代大上海,周树人张爱玲傅雷梅兰芳卓别林萧伯纳,都有踪迹在,因为那里以往是艺术家做梦的地方――陈丹青《草草集》 66、这就叫开眼界。此后经过,略微留心了。果然,某次是在严冬,竟有七八位腰穿皮质超短裙的“姑娘”沿街蹲开。美女蹲坐,照样身姿好看的,兼且十分“本土化”,她们无所事事而分明有事,其中一位对着手提电话大叫:“咋整呀?你说啥呀!”明眸皓齿。以我辈对于美女的最高比较级看,她们平均的“好看程度”正像当年军区文工团女演员。――陈丹青《剩余的素材》 ...